海航集团CEO谭向东详解投资步伐调整 称“有买有卖才是生意”

全世界都在盯着海航集团的一举一动。今年以来,这个大举推进海外收购、总资产达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型集团,在宏观政策变动、财务杠杆上升的背景下备受瞩目。“作为一个聪明的企业,海航正在调整投资步伐。”近日,海航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表示,海航正在出售在房地产领域收购的相关资产,同时清理了一些与主业不太相关的企业。


海航集团CEO谭向东(资料图片)

谭向东称,“海航是理性的投资者,只买不卖会撑死,有买有卖才是生意,所以我们有买有卖,有进有出。”

他认为,严守国家政策“红线”的前提下,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仍会有很大空间。在阐述海航目前的投资逻辑时,他也格外强调与国家政策的协同一致。“凡是国家不支持的,坚决不投,支持的’一带一路’项目,我们就坚定不移地走出去。”

战略精简非主业项目

海航集团近两年重新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潮。据悉,从2015年初到今年10月,海航宣布了超过80笔交易,总金额达到400亿美元以上。

随着并购规模增加,海航集团的总资产增速也再创新高,2016年资产增速达116.66%,超过上一轮并购周期中的顶点100.6%。在这种增速下,海航总资产于2016年冲破一万亿大关。

2017年半年报显示,相较于年初,海航集团总资产再次上涨18.75%,高达1.2万亿元。此外,公司营收也在上半年达到2720亿元,环比增长92%。

这些并购项目,辐射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并涉及航空、物流、金融、酒店等多个领域。

但谭向东透露,去年11月起海航集团已经放缓海外投资步伐。

谭向东介绍,集团正在洽谈出售纽约、悉尼、香港等地的部分房地产资产,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成立投资基金,以便将这些地块出售给外部投资者。

有媒体称,这是海航集团近年来首次公开承认考虑剥离近年收购的资产。但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海航就宣布了2017年第一笔重大资产的出售,即持有近6年的曼哈顿甲级写字楼:1180(1180 Avenue of Americas)。目前,海航集团已与美国一家房地产中介签订代理协议,由后者负责大楼出售等相关事宜。

2011年,海航集团从凯雷集团处购得该项资产,斥资2.59亿美元。据美国一家房地产评估企业的报告,2016年初,该写字楼的市值已经达到3.39亿美元。

“海航对该资产的持有已超过业界平均持有周期,此时选择出售,符合投资规律,可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健的出售行为。”在一篇新闻稿中,海航集团表示。

海航此番战略调整,一方面在出售遭到限制的房地产等领域资产,另一方面则在清退一些与主业相关性不大的项目。

“大企业干不了小企业,有些在收购时带过来的小企业,和我们主业不太相关的,今年已经清理了100多家。”谭向东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航集团上一轮并购中,也曾经在全球宏观经济萎靡的情况下,于2011年关停了集团内部260家“缺乏盈利且不具备战略意义的小企业”。当时,海航内部称之为“关停并转”,原来的八大业务板块也被精简至五个。

尽管海航一贯强调产融结合,并自诩为中国最“实”的企业,但谭向东并不否认海航也扮演着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因此他认为在收购完成后适时清理、退出一些资产,都是正常的举措,“和其他投资机构一样”。

关于海航的这种投资风格,其实是一以贯之的,并非什么临时之举。海航集团投资总裁王爽将之形容为“战略性财务投资。”顾名思义,战略投资一般是长期持有,投资人更注重与被投资者在战略上的协同;财务投资则主要以短期获取财务收入为目的,二者看似冲突。但战略性财务投资,则进可攻退可守,关键时刻,原本的财务投资可以转变为战略投资谋求控股地位,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选择在合适时机将原计划的战略投资转变为财务投资实现获利退出。

预计年底收入达8000多亿

尽管截至目前,海航的海外交易速度尚未恢复,但谭向东仍然十分看好民企的海外并购空间,而且他的宏伟目标也并未发生改变。

今年6月,海航集团发布了一系列名为《Adam说海航》(Said by Adam Tan)的视频,谭向东在视频中宣传了海航的慈善事业,并称集团的目标是跻身全球十大企业。

从海航的历史来看,并购扩张、多元发展已经成为它深入骨髓的发展“基因”,尽管其罕见的激进风格让人们对它的态度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谭向东强调,海航创造了很多价值,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是中国乃至世界民航史上的“骄傲”。

今年,海航的扩张步伐明显放缓,外界对此的揣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监管机构的政策收紧,二是集团日益紧张的财务状况。

谭向东再三表示,海航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但“根”在中国,海外投资合理合规合法,坚决遵循党和国家政策,因此不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产业“坚决不投”。

但另一方面,他表示,海航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航空、物流等领域,坚持国家方针政策,顺应大势,因此,海航的并购战略不会出现重大调整。“符合国家政策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海航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进一步并购意味着要准备更多的资金,而外界对海航财务状况的担忧也逐渐增加。近日,标普下调了海航的“集团信用状况”,尽管这不是正式的信用评级,但它指出了海航“激进的财务政策”和越来越大的“流动性趋紧”风险。

对于集团的财务状况,谭向东表现得非常乐观。他表示,“有买有卖”与资金情况并无直接联系。“我们的现金流巨好。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现金流,现在心里非常踏实。”

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310.5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46.15%、176.88%;EBITDA利息倍数为2.16,较上年同期还增加了4个多点。集团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都在合理区间,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还率全部为100%,未发生过一笔逾期事件。

谭向东对自己的投资收益也很满意。他津津乐道的例子,除了有望上市的佳美集团,还有希尔顿酒店,“我们投资以后,那股价就涨上去了。7、8个月就挣了20多亿美元。”

他还介绍,集团每年都会有自己的融资计划,很多合作机构已经更新了一年期授信。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国内各家银行对海航集团综合授信额度逾8000亿元,海航集团尚有近3000亿元的授信额度没有使用。今年9月,海航集团获得了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00亿元授信支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空港物流等基础设施开发,推动其产业落地和精准扶贫。11月,山西省农信社对海航集团授信100亿元,重点支持海航集团在山西省内航空旅游产业项目融资。

谭向东还特别强调,海航不会因为个别收购项目而使企业陷入困境,一旦出现苗头,将调整节奏,以实现稳健发展。此前海航曾被曝出,将出售欧洲第三大酒店连锁集团NH的股份,但谭向东回应称,这一举动并非永久出售,而是一种短期借款形式,出售再回购。

对于投资,谭向东强调企业自身要建立“准绳”。“投资也要搞一个check book,栏目里的项目得全部通过才能投,盲目投资肯定亏钱。”他说,“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能分担风险,但一旦有风险,还得集团来承担,所以投资的人时刻如履薄冰,越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越是如履薄冰。”

他总结了当前投资的四大原则,第一要跟海航的产业链相关,第二要有充足的现金流,第三所在产业要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第四要对标的所在地区的经济、贸易、法律等进行详细调研。按照这些流程,海航投资一个项目的平均周期是一年零三个月。

参考消息网此前援引一位曾与海航最高管理层打过交道的人士的话称,“海航是自律的投资者,会考虑在那些寻求自身增长的领域发起交易,但不会不计代价。海航的基本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公司。”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类似像海航这样的中国企业,从买入海外资产,到出售海外资产,不仅反映的是中国企业资产运营方式的升级,更反映出的是中国企业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能力的提升,从会买到会卖,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已经开始步入2.0时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微信朋友圈

[wpqr-cod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新闻